如何防治灌漿料會出現的問題
瀏覽次數:944發布日期:2018-09-27 該文章于2018-09-27更新
如何防治灌漿料會出現的問題
灌漿料是以高強度材料作為骨料,以水泥作為結合劑,輔以高流態、微膨脹、防離析等物質配制而成。它在施工現場加入一定量的水,攪拌均勻后即可使用。 灌漿料具有自流性好,快硬、早強、高強、無收縮、微膨脹;無毒、無害、不老化、對水質及周圍環境無污染,自密性好、防銹等特點。在施工方面具有質量可靠,降低成本,縮短工期和使用方便等優點。從根本上改變設備底座受力情況,使之均勻地承受設備的全部荷載,從而滿足各種機械,電器設備(重型設備高精度磨床)的安裝要求,是無墊安裝時代的理想灌漿材料。
一、麻面
現象:灌漿料局部表面現象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、麻點,形成粗糙面,但無鋼筋外露現象。
產生的原因
1.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,拆模時灌漿料表面被破壞;
2.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,構件表面灌漿料的水分被吸去,使灌漿料失水過多出現麻面;
3.模板拼縫不嚴,局部漏漿;
4.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勻,或局部漏刷或失效,灌漿料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;
5.灌漿料振搗不實,氣泡未排出,停在模板表面現象形成麻點。
灌漿料防治措施
1. 模板表面清理干凈,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;澆灌灌漿料前,模板應澆水充分濕潤;模板縫隙,應用油氈紙、膩子等堵嚴;模板隔離劑應選用的,涂刷均勻,不得漏刷;灌漿料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,至排除氣泡為止;
2. 表面作粉刷的,可不處理,表面現象無粉刷,應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后,可用1:2或1:2.5水泥砂漿,將麻面抹平壓光。
二、表面不平整
現象:灌漿料表面凹凸不平,或板厚薄不一,表面不平。
產生的原因
1.灌漿料澆筑后,表面僅用鐵鍬拍子,未用抹子找平壓光,造成表面粗糙不平;
2.模板未支撐在堅硬土層上,或支承面不足,或支撐松動、泡水,致使新澆灌灌漿料早期養護時發生不均勻下沉;
3.灌漿料未達到一定強度時,上人操作或運料,使表面現象出現凹陷不平或印痕。
防治措施
灌漿料嚴格按施工規范操作,澆筑灌漿料后,應根據水平控制標志或彈線用勢抹子找平、壓光,終凝后澆水養護;模板應有足夠強度、剛度和穩定性應支在堅實地基上,有足夠的支撐面積,并防止浸水,以保證不發生下沉;在澆筑灌漿料時,加強檢查,灌漿料強度達到1.2N/㎜2以上,方可在已澆結構上走動。